最近体育小镇,及其出奇体育他各类特色小镇被炒得热火朝天,各路资本摩拳擦掌,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是的,随着主席一声令下,出奇体育我国改变以往单纯注重竞技体育,转为同时注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浮躁的社会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最近二三十年被人们忽视了的群众体育。
随着国家对体育小镇的重视,体育+旅游概念不断被炒作起来。
但是,出奇体育我们想说出奇体育:我们不仅需要体育小镇,我们更需要小镇体育。
1)地理位置
体育小镇,大多建在城乡结合部,或者郊区,因为市区的房地产都被过度开发了,已经没有地可以拿来做为体育活动场所了。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体育配套设施不足,从而限制了体育的发展。
而体育,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平时的体育活动,要符合便利性原则,结合时间、精力、出行成本等考虑,最终可能导致大伙更愿意选择离家近的体育项目。
于是,我们不仅需要体育小镇,我们更需要小镇体育,即大部分体育活动,都能在小镇范围内实现。
除了经济效益的体育小镇外,我们是否已经在小镇体育上做足了文章。
如果小镇上的体育设施,能够在周一到周五的白天对学校开放,那我们的学校是否可以减少在体育设施上的投入,从而减轻学校经济负担,让社会公共体育资源对学校开放。因为学校担心安全事故而不愿把学校资源开放给社区,那社区自己建设体育设施,反过来对学校开放好了。
2)体育消费
体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只是经济的一部分,抛开了其他的产业,只谈体育,如何让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体育和旅游毕竟是服务业,服务业还是需要工业和农业来支撑,只有当农业和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服务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现在一味地上马体育小镇,靠什么来支撑体育小镇的百年大计,当然还是得靠当地农业和工业来支撑经济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体育(+旅游),除非当地有非常好的绝对优势,可以完全依靠体育+旅游来支撑,比如像希腊圣托里尼这样,旅游足以支撑一个岛的发展。
回到体育上来说,既要发展体育小镇,也需要更好地发展小镇体育。当小镇体育发展起来之时,体育小镇的需求自然也会更多。如果一味发展体育小镇,而小镇体育却没跟上时,此时,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还未被充分开发起来,如何去支撑体育小镇的发展呢?
像珠海的井岸镇,每年一场龙舟公开比赛,一办就是十多年,虽然井岸还不是什么体育小镇,但是每年光是举办一场龙舟比赛,也很好地促进了当地旅游消费。
我们不仅仅需要各种概念,我们更需要踏踏实实做好体育。
3)教育、体育(体验+培育)
随着全运会即将开赛,广东省全运会代表队中的的斗门皮划艇队员、航海模型参赛者、水球选手的选拔,处处体现人民的全运,即从群众中选拔优秀队员参赛,全运会也不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的比赛了,普通百姓也有机会上全运会了。
这种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不仅有利于群众体育的普及和推广,也有利于专业运动员全面的自我学习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一味地进行体育训练,同时要注重多方面的发展。斗胆设想,也许将来会有更多地兼职运动员出现。
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和体育都是分离的,比如学校一味地注重应试教育、奥教育和英语教育,而忽略了体育教育,或者说还仅仅停留在体育考试,比如100米、800米、1500米或3000米测试,而忽略了各类体育项目带给人本身的心理和身体的塑造,对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我们现阶段的竞技体育,还停留在培养专业运动员拿牌上,未来竞技体育的某些小众项目,比如斗门传统优势项目(皮划艇、水球等)的运动员,很难像篮球、足球等产业化运作的项目,可能将会出现更多兼职运动员,即很多运动员除了体育特长之外,将会有其自身的职业,将会成为复合型人才。也许,将来,从事水上运动将是他们的一种兴趣爱好。
特色小镇也好,体育小镇也好,我们希望井岸、乾务、白蕉、莲洲、斗门、白藤等发展小镇体育将有更大的空间出奇体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